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花花倒數中!快來看看我們有什麼!

花花精選啓售囉!

恆春半島,是歷史上文化交會的舞台,從原住民、漢人、客家人、西班牙、荷蘭、英美、到日本,洋流帶來世界文化,風聲乘載眾人夢想——恆春半島,是一切都有可能發生的地方。在這裡,恆春民謠唱出交融的語言,春天吶喊長出獨立音樂的草原,《海角七號》帶人們望向國境之南,也喚起人心深處對不同生活方式的嚮往。

在這片自由與靈性共存的土地上,選擇到來與留下的人們,正在活出一種與城市不同、與他人不同的生活方式,這樣的選擇,成為一種名之為「恆春」的生活態度。

來自不同國家與文化的人們,共同集結成記憶的聲音(The Sounding Memory)——搖搖樂的非洲鼓律動、嵐天樂集的排灣鼻笛、香港衛叔的月球觀測、馬來西亞中秋市集、從德國騎腳踏車到台灣的聲音藝術家阿滷、菲律賓的雷鬼移工樂隊,在這裡持續交織著跨越國境、多元共鳴的聲活風景。

在溪谷秘境、古道與水上草原之間,走入百年歷史的時光裂縫,探訪棲息於林間的小精靈,恆春不只有海更有山,行旅的身體(The Moving Body)穿越門馬羅山、欖仁溪、排灣部落、社頂與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,以步行、以縱走,騎上登山車,停靠在車宿,不僅開創出各種移動路徑,也邀請當代設計師與加拿大新媒體團隊Chimerik進駐四重溪溫泉區,發掘新世代數位遊牧的工作樣貌與生活體驗,山林成為工作之中、生活之內的日常場景與靈感來源。


海洋是恆春半島的生活之源/核心,海洋保護與海洋教育因而是恆春日常中不可或缺的一角。交會的頻率(The Living Frequency)與台灣潛水共同合作,以海洋論壇、海洋電影院與沈浸攝影展,共同進到海中的世界,隨著海浪的波動、海水的頻率,讓身心沈潛與調頻;而來自加拿大的當代舞蹈家 Andrea Nann,以她獨創的「身體共生術®」,透過舞蹈、即興與覺察,引領我們調頻身體,與自己、自然與未來對話,思考恆春生活樣態的永續與共生。

 

花花生活節是一年一度對生活的重新想像,邀請你跟著花花一起去聽、去看、去做、去動,在遙遠的國度,打造有我們也有你的生活態度。

 

Far Far Away,不遠不近,剛好讓你慢慢靠近。

 

回顧半島魔幻時刻

主辦:火箭人實驗室、屏東縣恆春半島觀光產業聯盟
共同主辦:國家發展委員會、屏東縣政府、交通部觀光署、海洋委員會
協辦: 屏東縣民宿協會、中華民國東海岸觀光發展協會、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、牡丹鄉公所、台灣數位遊牧者協會、墾丁凱撒大飯店、國立中山大學

 

合作團隊:(依筆畫排序)

●Andrea Nann ●Chimerik似不像 ●coco有花店 ●DreamWalker Dance Company ●Guhit Band ●Hin Bus Depot. 興巴士 ●Rübezahl 阿滷 ●Second Space ●Stampf! ●37 Studio ●一芳海苔醬 × 惦佃 ●小黃間 CAFE×SPORTS×CUB ●台灣潛水 ●四重溪休閒農業區 ●四重溪洺泉溫泉旅館 ●四重溪清泉日式溫泉館 ●伴島瑜珈 ●你全家都魚 ●東方足跡人文生態導覽解說團隊 ●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屏東分署 雙流自然教育中心 ●屏東縣社頂部落發展文化促進會 ●恆春伴島單車工作室 ●風潮音樂 ●畔bar ●茴香戀戀溫泉會館 ●祥馨 "Malikah" 王 ●嵐天樂集 ●植想放空 ●蛙趣自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 ●搖搖樂非洲鼓團 ●鉑金汨汨和苑 ●滿州里德社區 ●漁生工作室 ●漂島木造工作室 ●蓋亞村 ●衞星叔宿專業天文莊園 ●穰懹的不勿正業

 

(((共聲島))) 特別企劃《朵朵的禮物》LINE數位聲景版
作者/繪者/配音|楊雅儒(鉛筆的里程數),音樂製作|黃可樵
編輯、企劃|侯千絹、林惠琪,民謠指導|屏東縣滿州鄉民謠協進會
本計畫由「鉛筆的里程數」贊助支持

 

特別感謝:Canada Council for the Arts、工設小精靈🧚徐懿荷